铝合金,是世界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而某超高强大规格铝合金板材更是被列为王牌铝合金。就在这个金秋九月,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大型客机用超高强大规格铝合金板材研制项目,在工艺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板材强韧性获得合理匹配,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且有富余量,这意味着中铝东轻公司成为了国内第一家试制出该产品的企业,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研制出这种超高强大规格铝合金板材的国家。
做科研 就要有股“死磕”精神
艰辛的“攻关”结出了丰硕成果,“逼”出来的转型“赚”来了美好前景。那么,在这条工艺求索的路上,东轻项目课题组必然经历鲜为人知的辛酸。“做科研,就要有股‘死磕’的精神”。东轻公司技术中心研发部科长任伟才的眼中带着一股坚定。
某合金板材研制项目,无论是板材性能还是成品规格,对东轻公司及国内其他铝加工企业都是不小的挑战,很多新兴铝加工企业凭借装备优势和直接引进国外技术的便利条件,都将某合金作为他们的主攻目标以求尽早占领这块技术高地。
正当笔者对电脑前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惊叹时,该课题负责人、技术中心研发部主管工程师王凤春走进了办公室。“这些数据看一会你就会头痛,咱们课题组人员的眼睛在这其中不断进行对比,眼睛每天都是酸酸的、涩涩的,你这才哪到哪?”说完,王凤春无意识的揉了揉疲惫而略带血丝的双眼。即使这样,该项目课题组及现场工艺、操作人员面对某合金大规格方铸锭成型及热处理等工艺的技术壁垒,依然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克一个个难关,重要的是,每名科研人都怀揣着一股“死磕”的精神。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科研无坦途。探索科学未知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当你眼前是一团迷雾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脚是堕入深渊还是看到光明。但人要有梦想,有追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王凤春淡淡地说。
2011年11月,东轻熔铸厂铸造出首块某合金大规格方铸锭,2012年4月,中厚板厂轧制出首片板材,随后的三年间,铸锭成型率及冶金质量逐步提高,轧制和淬火板型逐步改善,东轻在国内最先开发的工业化热处理制度运用越发成熟,板材综合性能也不断提升并接近技术指标。到2015年初,合金板材除强度和韧性始终不能同时合格外,其他性能均已经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但就是这一强度韧性匹配问题,让课题组陷入困境。
科研人员张磊向笔者介绍说:“我们课题组和现场工艺人员针对强韧匹配问题,在工业化条件下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研制,各种方案优化、调整都始终找不到突破最后一关的关键点,板材强度韧性一直无法同时合格,有时候本来对新的方案信心百倍,一轮试制下来,结果却不理想,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很伤脑筋,还好,我们有工艺大咖王凤春老师。”而此时的王凤春正咬着铅笔头,皱着眉头琢磨着,如何对板材强度韧性进行逐条攻关,最终,她决定逆向思维。
突破技术封锁 享受果实的甘甜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企业持续科技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走在同行业中的前沿。为此,好奇、热爱、坚持、锲而不舍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东轻研发团队一步一步揭开了某超高强大规格板材的神秘面纱,迈上了科学殿堂的一座高峰。
今年年初,课题组重整旗鼓,从头梳理每一个工艺细节,与合作院所详细分析和总结每一工艺环节的组织变化,深究实验室与工业化现场的每一细节差别。王凤春介绍说:“我们针对课题组分析出的所有影响因素与现场工艺人员共同制定了方案,并集中开展了两轮工业化大批试制。9月初,实验室开始24小时不间断检测,向最后的胜利发起冲击”。
傍晚7点多,课题组所有人员都坐在实验室里,紧张地盯着拉伸测试曲线,等待着实验数据。2个多小时过去了,技术中心主任王国军给王凤春打了一个电话。“还在处理数据。”王凤春回答。她也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紧张的心情让她觉得,即使一分钟的等待,也仿佛过去了半个世纪。
5分钟后,大约晚上10点半。“哇!”当打开电脑软件查看数据结果时,在场的所有科研人员不由得大声欢呼。王凤春已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激动地跑到主任的办公室。此时的王凤春,平静地看着王国军,一句话也没说。数据结果一锤定音,这项成果的历史意义,此时无法用言语表达。
携着秋的成熟、含着秋的向往,东轻公司工业化条件试制出了国内首批各项性能均达到商飞技术指标要求的大规格某合金板材,再次率先攻破了国内航空高端铝合金板材的技术高地,彰显了中铝东轻公司在航空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中的技术底蕴和实力,东轻公司凭借这一突破,继续走在国内航空高端铝合金技术前沿。
1.除特别注明外,本网站的所有资料均搜集于互联网或由会员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亦不对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网站上的资料仅供行业人士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用户自己承担。
2.本网站为非营利性资源整合平台,刊载信息仅为便于行业人士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刊载的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来信来电告知,本网核实后会马上删除相关内容。